稿件搜索
往期回顾
内蒙古打造事业单位“云招聘”综合管理平台
送考上门 居家竞岗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08日

本报呼和浩特讯 (通讯员 蒙仁轩)“‘云招聘’的方式克服了地域、疫情等因素影响,对于像我这样距离考试地区较远的考生来说,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整个流程都在线上进行,真是太方便了!”报名参加内蒙古测绘地理信息中心招聘的考生马旭说。

疫情暴发以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面临诸多新的挑战与考验。内蒙古自治区人社厅坚持问题导向,倾力打造全国首个省级统筹事业单位“云招聘”综合管理平台,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破解疫情带来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组织难、赴考难、考务难等问题,实现了“送考上门、居家竞岗”,既满足了事业单位队伍建设需求,又畅通了大学生疫情期间就业渠道。

出政策,积极创新事业单位招考模式。出台《关于推进事业单位“云招聘”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创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方式,以优化服务、先行先试、统筹推进为原则,将公开招聘的笔试、面试等环节转为线上进行,实施无接触、可监控、可追溯的安全透明“云招聘”模式。对“云招聘”工作的实施流程和考务要求进行系统部署,强调要建立线上招聘考试快速应急机制和处理机制,加强组织领导、保障有序进行。

搭平台,倾力打造“云招聘”综合管理平台。为千方百计推进全区事业单位招考工作,人社厅联合第三方机构开展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打造全国首个省级事业单位“云招聘”综合管理平台,考生用一台电脑加一部手机就可组成一个移动考场,最大程度地避免了考生聚集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使居家在线安全考试变成现实。平台上线至今,累计为自治区部分厅属单位和包头、乌海、阿拉善、呼伦贝尔、乌兰察布、巴彦淖尔、兴安盟、满洲里等地区开展“云招聘”考试29场、服务人次达22047人,其中云笔试9场、服务人次9475人,云面试20场、服务人次12572人,“云招聘”成为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主要模式。

保公平,全面构建智能感知监考体系。“云招聘”考试严格执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的实施流程,对每一名考生做到点对点实时监控,考务人员通过在线考试监控系统实时掌握考生考试场景、作答画面、作答进度等考试全过程信息。

AI监考,有效防范各类作弊。“云招聘”考试平台采取考前人脸识别、考中随机截图、考后人工复检三重身份认证,确保登录人、参考人是同一报考人。考试过程采用随机题签乱序、作答轨迹监控、实时语音分析、双视角监控,AI自动分析物品属性和类交谈行为,实时发出作弊预警,有效避免场外援助和切屏查阅答案等情况的发生。断网录制,保障考试顺利进行。“云招聘”考试平台采用断网录制、联网续传、异地备份等功能,即使考生的电脑或手机出现断电、重启等问题,依然可以确保考试的顺利进行,最大程度地降低因设备故障对考生带来的损失。双向加密,数据传输安全可靠。“云招聘”考试平台采用双向加密技术,使用防火墙有效抵御安全威胁攻击,有效防止视频、试题泄露,切实保障考试全过程的技术安全。

提效率,着力实现招聘全流程数字化。考试的公告发布、报名、资格审查、考试均在“云招聘”综合管理平台线上进行,大幅提升了考试组织工作效率,将原先一轮考试全程两个月的时长缩短至一个月。如内蒙古测绘地理信息中心公开招聘考试,仅用24天就完成了公告发布到面试各环节的工作。

降成本,大幅节约招考赴考支出成本。传统线下考试需要支付试卷命题费、保密押运费、考官及工作人员劳务费和差旅费、场地租赁费、物料费、设备购买及折旧费等多种费用,“云招聘”考试不仅省去了差旅费、场地租赁费、物料费等费用,而且减少了支出额度。以自治区厅属部门近3000人的“云面试”为例,如采用传统线下考试模式组织方需平均每名考生支付费用约1200元,而采用“云招聘”模式后平均每名考生成本降至1000元以下,节约经费支出近60万元。据测算,使用事业单位“云招聘”综合管理平台开展招聘的单位能够节省招聘费用近70%。同时,考生也免去了平均每场考试2000元的交通费、食宿费、防疫费等费用支出,有效降低考生赴考成本,让考生不再为参考“奔波”、为防疫“受限”、为花钱“发愁”、为时间“犯难”,扩大了人才选拔范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数据显示,1521名受调查对象中有近80%的表示,自己可以适应线上考试,“云招聘”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考生的欢迎和赞同。

通过打造事业单位“云招聘”综合管理平台,着力推进线下考试向线上转变,是内蒙古立足新时代主动开展招聘模式创新的生动实践,已成为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确保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顺利推进的有效之举,为推动新时代内蒙古人才工作展现新气象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